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河南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加大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力度,開展農業節肥節藥行動”。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是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的主要任務之一。
作為種糧大縣,河南西華縣正借助農業科技手段,在保證糧食增產提質的同時,將化肥使用量降下來。
3月的河南周口,麥苗正返青拔節。
在周口市西華縣10萬畝小麥對比田里,麥苗尤其肥壯油綠,分蘗后明顯看出了不同。
西華縣農牧局農藝師朱洪啟連說長勢喜人,“按說產量增減肉眼看不出來,可這苗肥根壯,畝產1200斤打不住”。
對比田里,是這個農業大縣悄然進行著的試驗:每畝地化肥減少使用約30%,按照每畝小麥原本用100斤復合肥、20斤尿素計算,10萬畝對比田可減少化肥用量1800噸,能裝滿600輛農用卡車。而且,化肥使用量降下來的同時,糧食品質和產能還要提上去。
過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基礎地力下降
據了解,等這場試驗通過全縣農民的種植檢驗后,西華縣今年會把減肥增效范圍擴展到70萬畝。周口市也將在8縣1市1區啟動每處10萬—20萬畝的示范推廣。
楊亂老漢今年71歲,種了一輩子地,講起30多年前用上化肥時的經歷,他記憶猶新。
他所在的紅花集鎮張莊村是黃泛區,沙地土薄。白花花的化肥撒進土,產量竟然翻了倍,從此再沒餓過肚皮。
可是,化肥帶來的也有苦惱。30多年里,算算一畝田一季糧,用的化肥從10斤到120多斤,多了十幾倍。
可怕的是,一旦不用化肥催,產量就往下掉。都說地“吃饞了,喂瘦了”,農民只能苦挨。
化肥過量使用,還造成了農業面源污染。
西華縣委書記林鴻嘉十幾年前就已經關注到相關問題,作物化肥吸收率不高,流失到水體里造成富營養化,耕地有機質含量、生物多樣性、基礎地力等都普遍下降。
近年來,對“化學農業”的反思也多起來,有人提出了純有機種植等思路,要回歸傳統農業,但是有機肥量大價高、產量不穩。人們一度認為有機才代表著品質,與高產是一對矛盾。
能不能既減少化肥用量,又實現高產?答案是:可以!
西華縣的對比田里用的,正是一項可以兼得的技術。
河南省耕地質量保育技術聯盟理事長黨永富30多年前還是名農資技術員,他研究除草劑藥害時,發現化肥把土地變得酸化板結。
于是,黨永富開始了數十年的鉆研。
2009年,他的方案成熟,被總結為“一減一增一提一治”,即減少化肥使用,增加糧食產量,提高食材品質,防治環境污染。其核心要用到一種叫“聚谷氨酸”的生物制劑。以前這種生物制劑由于成本高,只在化妝品中添加,如今科技可以把這種生物制劑成本降到每畝地30元,用減下的化肥成本就足以覆蓋。
黨永富的技術首先在周口落了地。河南是糧食大省,人常說中國每4個饅頭,就有一個來自河南。周口是河南*產糧大市,每年輸出商品糧100億斤,可以說河南每7個饅頭,就有一個來自周口。在這個糧食核心區推動農業轉方式意義重大。周口市西華縣來洼村從多年以前就開始推廣應用化肥減量。
減少化肥使用量,耕地照樣能增產
日前,來西華縣觀摩的巴基斯坦農業專家齊烏拉·馬利克不滿足只看地上的麥苗。他撥開土壤,從普通農田和試驗田里各拔一株來對比,減肥的那棵帶出大把根須,比一般的麥根足多出1倍。這種炭吸附聚谷氨酸善于重組肥效,優化地力。從高肥中松綁,土壤也在悄然改良。
西華縣種糧大戶曹自堂流轉有1000多畝地,*初勸他嘗試減肥他堅決不干,*后縣領導答應如果減產包賠損失,他才拿出10畝玉米地做試驗。沒想到收獲時別人玉米稈都干了,他這10畝仍在灌漿,保持了活稈成熟的姿態。那年高溫災害,很多玉米缺粒,他親眼見證了試驗田全是1400斤的高畝產。再后來,他全采用了新技術。
針對黨永富提出的“一減一增一提一治”技術,2012年至2013年,全國農技推廣中心組織專家在全國64塊總計1000多萬畝田上實種實測。2015年6月,原農業部等部門組織專家測產驗收。2016年9月,原農業部聯合8省土肥專家實地測產出具報告,每次“減肥增產提質”都效果喜人。去年9月,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組織專家在周口市黃泛區農場實地測產,發現在化肥減量20%的情況下,玉米增產幅度達12.5%。
近年來,隨著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加大,推廣化肥減量的時機更成熟了。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2018年,“化肥減量”寫入了西華縣政府的政府工作報告。今年,周口各縣區都已開展減肥增效試點,為接下來每縣區10萬—20萬畝減肥提質田做準備。
從節肥節藥中,農民嘗到了甜頭
在西華縣,楊亂老漢和很多農民隔三差五都要去查看對比田,全縣農民都等著*終測產。
按照每畝地30元的成本,西華縣財政拿出300多萬元專項資金,在全縣22個鄉鎮辦事處開展減肥推廣。通過種肥同播,直接減掉20%的底肥,每畝地農民大約省了50元。
張莊村村支書張建偉用上了節肥技術。按照縣里提倡的用量,他每畝地底肥只用了80斤,苗肥只用10斤。按原本底肥100斤、苗肥30斤保守計算,減肥大約30%。他說:“眼瞅著出效果,往后自己掏腰包也得用起來。”
黨永富說,我想做的不是推一項技術,而是解決從吃飽到吃好的問題。林鴻嘉說,我們也不是在推一項技術,而是借用各類技術,“再造一個農業大縣”。
改變農業不是一個環節的事,要走向全流程管理。
西華是響當當的農用無人機大縣,機手3500多人,無人機噴灑覆蓋全域。無人機貼著作物噴灑,用量均勻*,也在節肥控量。同時除草劑等農殘降解、種子農藥包衣改為中藥拌種等也在試用。今年全縣玉米、花生、大豆等秋糧,當地的奉母紅薯、黃橋鮮桃等都將納入節肥提質。周口市委書記劉繼標說:“耕地是周口的命根子,必須靠農民惜地懂地,養出好土育好糧。”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