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小農戶·高質量·現代化——中國特色縣域茶產業發展之路”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當代茶文化發展論壇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
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會長周國富在論壇上發表了《用心構建小茶農與現代茶業發展有機銜接,實現中國特色茶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的主題演講。他指出,當前,中國茶和茶文化已全面進入盛世興茶、再創茶業強國輝煌的新時代。探索構建小茶農和現代茶業發展有機銜接的中國特色茶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是當務之急。要著力推動以縣域、市域或跨區域茶業集團為主體,闖出一條小茶農和現代茶業發展有機銜接的高質量發展特色路徑。
構建小茶農和現代茶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新路徑是當務之急
據統計,全國85%以上的茶園由小農戶經營,茶農人均茶園面積約為0.5畝左右。隨著我國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以各種方式進城務工的農業人口愈來愈多,預計到2035年,我國城鎮化率將達到75%,生活在農村的近3.7億人口中,老年人約占三分之一,而新一代農民中“70后”不愿種地,“80后”不會種地,“90后”不談種地成為當下農村的普遍現象。過去采茶大姑娘,如今采茶老太太成為一番茶園風景。“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黨和國家歷來十分重視,特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因此,破解大國小農發展瓶頸是建設現代茶業強國必須解決好的一個基礎性課題。
破解大國小農、小國小農是一個世界性課題。2016年,聯合國糧農組織第22屆政府間茶葉工作會議上,小農經濟工作組曾建議成立世界茶葉小農戶聯盟(CITS)。丹麥、日本、以色列、荷蘭等國家破解小國小農的經驗值得借鑒。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和國家十分重視“三農”的科學發展,提出的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行農村土地“三權分置”,開展適度規模經營等重大改革意見和政策措施,為破解大國小農瓶頸、發展現代茶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發展條件。各地黨委政府和廣大茶人要因地制宜,探索實踐,奮斗作為,創新創造,為破解大國小農瓶頸、發展現代茶業進行積極而有效的實踐探索。
“三安”經驗對中國特色現代茶業發展路徑探索的啟示
安吉、安溪、安化三個縣都有一個“安”字,都是產茶大縣,都是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科學決策、創新創造、久久為功、善作善成、著力破解大國小農瓶頸、中國現代茶業特色發展路徑的探索者和引領者,都是“一片葉子成就了一個產業,富了一方百姓”的踐行者。這三個地方分別成為了“中國白茶之鄉”“中國烏龍茶鐵觀音之鄉”和“中國黑茶的后起之秀”。
中國特色現代茶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礎在市縣,他們背負著現代茶產業科學發展和茶農脫貧致富、鄉村振興的重大責任。“三安”經驗貴在上下同欲,事在人為;因地制宜,創新創造;堅定目標,久久為功。“三安”經驗帶來的啟示有五個方面:
首先,黨政科學決策,主導有為,是縣域茶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三安”歷任黨政領導班子特別是主要領導,在茶產業發展上因地制宜,目標堅定,堅持把茶產業作為縣域的民生產業、基礎產業,長懷心中,抓在手中。
第二,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做強龍頭企業,是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茶業有機銜接的重要支柱。引導和促進小農戶向現代經營主體有機集聚,就需要大力培育壯大現代茶業企業,充分發揮其資本、市場、技術、人才、規模、管理的巨大功能,融合一二三產業科學發展,把小農戶生產整體融進現代茶業的發展。
第三,科技和文化是推動中國特色現代茶產業騰飛的強勁動能。“三安”茶業的成功發展,展現了茶業因科技而強、因文化而飛的生動實踐,雙翅強健,天地高遠。
第四,品牌建設和市場營銷是好茶能賣出好價錢的制勝之道。品牌的內核是品質和文化,既要用心打造各茶類的*區域品牌,展現地域特性和品質特性,彰顯民族、民俗的文化魅力,造就一批小而美、精而特的名優茶文化品牌;也要著力打造一批強而特、優而美的綜合性、特色化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拉長產業鏈,提升智能化、標準化、集約化、規模化程度,增強茶產品的影響力和競爭力;更要打造一批*、*的茶業集群品牌,協調競合,優勢互補,抱團進取,互利共贏,贏得話語權,增強競爭力,走好“一帶一路”,造福世界人民。同時,創新營銷文化,在理念、路徑、方法、文化等方面綜合創新,使營銷成為連通生產和消費的橋梁。
第五,人才是“三安”茶產業特色發展和復興振興的法寶。誰擁有人才,誰就占了發展先機。引進人才,培養人才,用好人才,是發展的強大武器,也是“三安”經驗的真諦所在。
構建“五鏈共環”共同體,走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問題。今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下發《關于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意見》,為中國特色現代茶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政策遵循,也為我們探索實踐、創新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探索構建小茶農融入現代茶業發展新模式、新路徑,至關重要。首先,要著力推動以縣域、市域或跨區域茶業集團為主體闖出一條小茶農和現代茶業發展有機銜接的高質量發展特色路徑。縣、市及以上黨委政府要充分發揮黨的政策優勢和主導優勢,充分運用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場的“無形之手”,合力推動現代茶業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創新,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發展環境,提高現代茶業的品牌化、集約化、智慧化和規模化水平。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融合黨和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因地制宜,科學決策,合力多贏。培育壯大或引進有活力、有實力的新型茶業綜合經營主體和發展環境營造是關鍵;文化引領、科技支撐、人才保障、引入資本、拓展市場是重點;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茶農生產經營的組織化程度和社會化服務能力是基礎,努力發揮現代茶業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優勢。
其次,用心構建“五鏈共環”(利益鏈、科技鏈、協同鏈、營銷鏈、文化鏈)的現代茶業發展共同體,提升現代茶業的發展力和競爭力。促進小茶農和現代茶業發展的有機銜接,需要構建一批以新型茶業經營主體為骨干的“五鏈共環”現代茶業發展共同體,有效帶動縣域、市域或區域的現代茶業高質量發展。
“五鏈共環”具體指,一是以保障小茶農生產經營利益為基礎,形成互利共贏利益鏈,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茶農生產的組織化和茶業發展的規范化程度,推進融合創新和綠色發展。
二是以增強科技研發開發和人才支撐能力為重點,增強茶產業科技鏈的活力和功能,提升茶產品品質標準,推進茶業發展智能化、機械化、標準化、多元化和規模化水平,推動現代茶業高質量發展。
三是以促進茶業產品深度開發、相關行業協同創新為抓手,加強茶業綜合發展協同鏈建設,推動“‘六茶共舞’、三產交融、跨界拓展、全價利用”向縱深發展。強化茶資源綜合研發開發利用的廣度和深度,即研發開發飲品、食品、藥品、保健品、化妝品、工藝品、日化用品、紡織品、裝飾品、茶籽油品、茶器具用品等。大力促進茶旅游、茶休閑、茶養生、茶體驗、茶服務、茶藝術、茶天地,努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四是以促進茶業產加銷一體化為目標,打造茶產品營銷鏈。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消費者為中心、效率優先原則,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新營銷、新業態、新模式,使引導消費、適應消費、創新消費、立體消費、快樂消費、健康消費等成為營銷藝術,推進品牌建設,樹立企業形象,增強國內外市場的拓展力和競爭力。
五是以增強文化引領能力為核心,創新文化鏈,弘揚“自信、誠信、匠心、創新”的新茶人精神,強健企業文化,致力打造*甚至*茶業品牌集群“新航母”,講好茶文化故事,增強話語權,提高競爭力。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