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重慶結緣,要追溯到1966年。那時重慶農村資源缺乏,人年均不到300斤稻谷,農業發展的條件相當差。”
“二十多年來,我先后深入了重慶十余個區縣,對山區農村有一定了解與研究,見證了重慶農業的發展過程。”
“如今,在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重慶如何讓農村獲得新生?我認為,應踏踏實實地將腳步植根于山水之間。”
6月11日下午,在接受重慶日報記者專訪時,*經濟學家、“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侃侃而談,就重慶如何走好鄉村振興之路進行了深入探究。
不能把農業單純看成*產業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在說如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個問題前,各級部門相關負責人首先應該來一場思想觀念的革命。農業,能單純地看成*產業么?”在溫鐵軍看來,當前的農業已不是傳統觀念下的*產業,而是一種以農村生態為基礎的農村生活方式。
他認為,農村的空間具有資源屬性,其經濟價值在過去并不顯化。但在“三產融合”下,農村的陽光、空氣、山林等經濟價值逐漸顯露,在“三產融合”開發下不斷變化和升值。
溫鐵軍說,農村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具有豐富的生態文明多元化內涵。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三產融合”,其主要載體就是包含著各種自然和人文稟賦的空間資源。這些自然空間和文化風俗等人文空間,能夠給人們帶來更大更直接的消費效用,客觀上具有了旅游、休閑、教育、養生等服務功能,也就具有了“三產融合“開發的經濟價值。
“農村向來是生產、生活、生態的復合空間,即‘三生合一’。去挖掘農村的空間資源、生態的多樣性,才是鄉村產業興旺的重要動力。”溫鐵軍認為,這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內在機制是相吻合的。
不能把農村簡單地進行條塊分割
以往,我國農業形勢比較復雜。一方面,農業產業化追求數量型增長,造成一產化農業的過剩及占*比重的面源污染;另一方面,我國農業基本要素因長期被外部市場定價,導致成本上推,出現過“地板高于天花板”現象。
溫鐵軍說:“各級政府要把村莊看成一個整體,不能局限于土地平面化開發利用,簡單地對土地進行條塊分割,將資源切碎,一股腦用西方工業化思維指導生產。”
他舉例,一個村甚至一個區域的山水本是一個整體,如果將地塊簡單地分割成條塊,簡單粗放地用于不同形式的經營,勢必體現不出山水體系的系統價值。
“基于此,中央要求各地發展立體循環農業。”溫鐵軍說,立體循環農業不僅能保留并維護優美、清潔、干凈與物種多樣化的自然環境,還能滿足人們對休閑養生農業的需要,“以新鮮空氣洗肺、山溪清泉洗血、有機食物洗胃、鄉土文化洗心,這些立體循環農業下的慢食、慢村、慢生活,正是大城市家庭未來消費之趨勢。”
“在指導農村發展立體循環農業時,還要重視培育‘小農經濟’,壯大農村集體資產。”他認為,小農經濟只有借助集體經濟才能實現小農現代化以及鄉村振興、全面減貧等戰略目標。
當前更需要的是社會下鄉、市民下鄉
溫鐵軍認為,重慶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要在推進“市民下鄉”、深化“三變”改革、培養“一懂兩愛”人才等方面,不斷進行制度創新。
“政府要制定新政策推動‘市民下鄉’參與鄉村振興。”他說,隨著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更加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因此,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和引導城市居民以及社會資本進入鄉村,在鄉村從事各種經濟活動,或在鄉村長期居住、生活。
不過,他認為,當前需要的不再是過去產業化時代的資本下鄉,而是要求社會下鄉、市民下鄉。
“怎樣帶動市民下鄉,這仍然是一個值得我們高度關注的問題。”他說,“湖北武漢就有首創。去年,武漢提出了一個鼓勵市民下鄉的優惠政策20條。這種做法叫社會參與式發展,鼓勵社會下鄉,而不再是親資本的下鄉,目前看來效果很好。”
對于當前城市資本如何更好地“下鄉興業”這一問題,溫鐵軍給出了三點建議:一是下鄉前要做好前期調研,結合城市中等收入群體消費需求,可選擇具有“立體循環、文化體驗”特點的田園綜合體項目;二是要重構新型集體經濟組織,減少一家一戶的談判對象,進而減少交易成本;三是深度參與當地的“三變”改革,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利益共同體。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