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個性化和潮流化已經成為了時下年輕人的標簽,在飲品市場上,應運而生的新式茶飲憑借“新口味、高顏值”的特性迅速獲取了極大的市場流量,成為年輕人休閑消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選擇。在傳統茶飲市場處于邊緣的年輕消費群,正逐漸成為新式茶飲的強勢消費主力,市場趨勢要求傳統茶企在各個環節進行全新的產業升級。
新式與傳統茶飲文化相輔相成
我國的茶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同時也擁有著數目大、范圍廣的消費人口。國人飲茶注重的是個“品”字,在沏茶、敬茶方面都大有講究。但隨著都市生活節奏的加快,如此慢節奏的飲茶方式已經越來越不適用當下的年輕消費群體,新式茶飲的出現填補了這一市場缺口。
與傳統茶飲相比,近兩年興起的新式茶飲品牌主要是將烏龍茶、茉莉花茶等傳統茶類與芝士奶蓋等新元素相結合,以口味新穎、風格各異的品牌特色以及緊貼消費者的心理等營銷手段,成為了飲品市場上的一匹黑馬。
不過,盡管不少品牌在宣傳中打出了“純茶”的旗號,但不少產品的本質與人們認知中的由茶葉沖泡而成的傳統茶飲相差甚遠。從健康、品飲、審美、文化這四大價值屬性來看,可以說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品類。
對于市面上的新茶飲產品,如“奶蓋茶”“水果茶”等,有人認為不過是一種“新型飲料”,和茶本身沒有多少關系,并不具備茶文化的底蘊。
但也有人認為,新式茶飲雖與傳統茶飲從成分到口味都截然不同,但由于前者是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所以具備明顯的“創新”優勢,能讓一些平時極少與“茶文化”接觸的年輕人有新的認識,因此在某種程度上,新式茶飲是以自己的方式延續著中國茶葉的活力與底蘊。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新式茶飲與傳統茶飲由于消費場景不同,因此不存在太大的沖突,相反,從對中國茶文化的彰顯和傳承層面來看,二者是相得益彰的關系。
傳統茶企謀轉型資源整合成關鍵
我國是全球*的茶葉生產國,同時也是全球*生產綠、紅、青、黑、白、黃六大茶類的國家。據《2018中國茶葉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茶產量躍居世界*,占全球產量的45%。但受宏觀經濟影響和貿易限制,2018年中國茶葉銷量增幅同比減少1.05個百分點。如今的傳統茶行業面臨發展瓶頸,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從行業銷售的傳統渠道來看,一般分為三種:批發給茶商、自己設點銷售以及包裝后進入超市,渠道已經漸趨同質化。但得益于電商平臺的愈發成熟,新渠道為茶行業注入了新的增長動力,各渠道間的互動性也相對增強。不僅如此,電商平臺還能夠節約開店成本,有效解決在傳統主流渠道中,高成本造成產品高售價的一系列相關問題,有利于使得平民化的茶企品牌興起。再加上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之下,消費者對產品服務有了全新的需求,因此傳統茶企們也在不斷完善自身功能服務,產業鏈甚至已經延伸到茶旅游等多個領域,逐步形成多層次的品牌結構以及以茶葉產業供應鏈升級為依托的資源整合。
同時,不少互聯網資本也開始對這個傳統行業有所動作,除了天貓的新零售茶館外,京東電商也入駐了西湖龍井原產地,設立“京東茶葉無公害基地”。網易的嚴選茶,小米的“平仄茶葉”等產品也表明這個萬億級的傳統茶市場正受到關注。
朱丹蓬認為,在目前的市場形勢下,如何將品牌*化,以及如何夯實供應鏈和產業鏈是傳統茶企*應該考慮的問題。但歸根結底,未來競爭的關鍵依舊是在于產品品質以及場景的培育。“在市場上,品質的重要性大于品牌,這就是為什么傳統大品牌會沒落,一些小而美的產品會受到青睞,只有品質有了保障,品牌能凸顯差異化優勢。在品質與品牌兩方面都做好的前提下,再思考自身如何能夠全方位、全時段、全場景地融入到消費者生活中,做好場景培育,將有利于吸收新生代消費者的流量”。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