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老話是介講:“夏至楊梅滿山紅,小暑楊梅要出蟲。”現在夏至剛過,這幾天*受寧波人歡迎的時令水果,當然是楊梅啦。
楊梅果實玲瓏,色澤晶瑩,酸甜爽口,食之齒頰生津,是許多人非常喜愛的一種水果。北宋的大文豪兼大吃貨蘇東坡先生,就對楊梅情有獨鐘。有一年夏至時節,他在江南品嘗了楊梅后,情不自禁發出了這樣的贊嘆:“閩廣荔枝,西涼葡萄,未若(不如)吳越楊梅。”
那么,什么地方的楊梅品質*為上乘呢?明代王象晉在他編著的農學巨著《群芳譜》中給出了答案:“楊梅,會稽產者為天下冠。”一句話道出了浙江在眾多楊梅產地中的優勢地位。會稽楊梅包括現時余姚、慈溪一帶的楊梅。上世紀70年代,在對余姚境內新石器時代河姆渡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時,發現了楊梅的原種,證明早在7000多年前,這里的先民就已開始食用野生楊梅。另據史書記載,余姚一帶人工栽培楊梅的歷史,可以上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是中國*早栽培楊梅的原產地之一。1995年,余姚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楊梅之鄉”,可謂實至名歸。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更養一方特產。就像寧波老話所說的:“魚米之鄉是寧波,資源豐富特產多。奉化蜜桃名氣大,余姚楊梅籮打籮。”“勿吃邱隘咸齏湯,兩腳有眼酸汪汪;勿吃奉化芋艿頭,難闖三關六碼頭;勿吃周宿渡脆瓜,跌落三顆大門牙;勿吃老同源咸貨,乖人要變老呆大。”每一種聞名遐邇的土特產,都有其特定的產地。特定產地所具備的特定水土,也就是符合該作物生長的良好環境,決定了它與眾不同的優良品質。
栽培農作物需要良好的環境,聯想到培養孩子也需要良好的環境。“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原因就在于“水土異也。”如果把孩子比作一棵小樹苗,那么父母的素質就是孩子成長的*基本“水土”。這里所說的父母素質,不是指他們學歷的高低、本事的大小,而是指他們的品性教養和為人處事的作風。盡管這不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但無數事實證明,父母素質高、有教養、言行舉止文明得體,孩子容易成長為有用之才乃至國家棟梁;父母素質低、私心重、言行舉止旁若無人,孩子就會“水土不服”,長成“歪脖子樹”甚至“朽木不可雕也”。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