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扛穩糧食安全這個重任。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這一重要論述,對國家糧食安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日,由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主辦的“2019鄉村振興暨中國糧食安全戰略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實施鄉村振興,扛穩糧食安全”成為本屆論壇主題。與會業內專家、代表就一系列問題展開探討。
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咨詢委員會委員、原農業部常務副部長、中國農業經濟學會會長尹成杰說,我們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但不要忽視糧食生產,特別是糧食主產區的鄉村振興,要把發展糧食生產和產業化擺在重要的位置上。要制定糧食的中長期發展計劃,正確處理糧食發展同其他產業的關系,要加強對糧食生產負責制的落實。我國有13個糧食調出省,但現在調出省的數量在減少。要大力加強糧食主產區建設,在鞏固和提高上下功夫。防止主產區的數量減少和能力降低,特別是要防止糧食主產區滑向主銷區,也要防止糧食平衡區滑向調入區,這樣才能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800個產糧大縣仍然是我國糧食安全的重要基礎,要實行大力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加強800個產糧大縣的農業建設,增加農民種糧的收入,增加糧食主產區財政的收入。
國家糧食儲備局原局長高鐵生說,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糧食供給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的論述,高屋建瓴地指出了糧食安全和鄉村振興戰略之間的關系。如何正確理解這二者的關系,高鐵生認為,不要把糧食生產和經濟作物的種植對立起來。目前有些地方政府片面理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認為農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非糧化。甚至有些地方讓農民毀糧重經,把玉米鏟掉改種經濟作物,這是錯誤的理解。各地一定要從實地出發發揮自身的優勢,不要違背農民的意愿,用行政命令代替經濟規律。同時,也不要固守傳統的糧食觀念,要樹立大糧食觀、大食物觀,推動食物結構多樣化,減輕口糧壓力。不要刻板地從概念出發,而是一切圍繞更好地保證國民食物和營養需要。因為這才是糧食安全的本質。
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咨詢委員會委員張紅宇表示,糧食安全事關重大,從未來一段時期來看,它仍然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為此應該在四個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一是藏糧于地。18億畝耕地紅線必須牢牢守住,16.5億畝,如果再加上1億畝的大豆,17.5億畝的糧食播種面積必須牢牢守住。在藏糧于地方面還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山水田林湖草六篇文章一起做。二是科技支撐。重視生物技術、裝備技術、降耗技術、信息技術四大方面的應用。三是制度創新。推進土地經營權的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培育多元化的新型經營主體,特別是從事糧食生產的家庭農場合作社;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管理的新興職業農民,從事糧食生產也要講工匠精神。四是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糧食生產支持保護政策,這個政策體現在產業政策、金融信貸、保險等各方面。五是貿易格局。要堅定不移秉承開放的理念,在“一帶一路”上做新的文章。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