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綱要明確提出,數字鄉村建設既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
作為整建制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全國首批整體推進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鶴壁市高度重視數字鄉村建設,以“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為導向,探索建設了“農田數字化、園區數字化、村莊數字化、政務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等五大實踐模式,不斷促進著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助力農業“彎道超車”,改變農村面貌,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勁動力。
如今,在數字鄉村建設的影響帶動下,鶴壁市廣大農村居民的生產生活方式正悄然發生著變化。
為現代農業裝上“數據引擎”
種糧大戶傅太華走進浚縣30萬畝糧油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范區,查看玉米長勢。在他身后,被白色柵欄圈起的農田信息監視系統尤為引人注目。
此時,在20公里外的鶴壁市農業氣象試驗站監測中心的大屏幕上,浚縣示范區內的濕度、風速、土壤墑情等數據正在不斷實時更新。“各項指標一旦達到預警閾值,農業專家們馬上能收到預警提醒并開展研判,隨后預警信息及農業生產建議就會及時發送至農民的手機上。啥時候澆水、啥時候防治病蟲害,看看手機就一目了然,還能根據分析數據指導播種、管護和收獲。”該市農業氣象試驗站站長石俊峰對記者說。
“鶴壁耕地面積雖少,卻成為全省糧食穩產高產的重要基地,先后創造了25項全國糧食高產紀錄,這得益于農業信息化建設的保駕護航。”鶴壁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張波表示,鶴壁市正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型升級,并與全國整體推進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建設相結合,加快推進信息化與農業現代化的深度融合。
近年來,該市大力實施“數字農田”工程,在高標準農田項目區建成了“市有平臺、縣有中心、鄉有信息站、田有采集點”覆蓋全域的信息網絡,并在全市81個糧油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范片實現“雙覆蓋”,62個站點安裝物聯采集儀器,布設儀器2400臺。同時,該市高效利用星陸雙基遙感農田信息協同反演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自動收集環境要素、農藝參數等并實時傳輸、智能分析、及時發布,做到農田生態環境、苗情、災情的可視化、數據化處理,把預警信號、防范措施及時傳遞到農業生產一線,進一步提升了糧食生產現代化水平。
據初步統計,通過實施“數字農田”等工程,鶴壁市小麥、玉米平均畝產分別增加36公斤、71公斤,化肥和農藥利用率提高6%,每年每畝節約人工、化肥、排灌等成本133元,新增效益359元,在實現農業綠色發展的同時,促進了糧油增產、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為農村打開“數字”大門
春天種什么對?買誰的農資服務*實惠……長期困擾鶴壁農民的這些問題,如今在該市農業信息化發展中一一得到解答。
“依托益農信息社服務體系,通過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技術手段以及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網絡和平臺,為農民在農業生產、農技推廣、農資買賣等方面提供了科學、*、及時的信息服務。”農信通集團負責人李勇說。
“讓農業搭乘互聯網快車、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將是破解農村信息服務‘*后一公里’和農村物流‘*后一公里’難題的重要載體,也是推動鶴壁市農業轉型升級、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的重大舉措。”鶴壁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胡全貴說。
在鶴壁,益農信息社作為信息進村入戶的重要載體,已經形成了“信息獲取+農產品交易+農情咨詢+遠程診斷+基礎服務+物流配送”的服務模式,開通了買、賣、推廣、交費、業務代辦、物流配送六大核心業務,將農業信息資源服務延伸到鄉村和農戶,助力鶴壁市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益農信息社建成運行,買農資、賣特產方便多了,如今不出村就能把事情辦完,動動手指就能了解*新的農業信息!”8月20日,鶴壁市淇濱區鉅橋鎮耿屯村益農信息社的信息員李國云對記者說,“益農信息社的‘農’不僅僅指農村居民、農業生產者,基層管理人員也在享受著農村信息化建設帶來的便利,農業農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給我們打開了一扇廣闊的大門。”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獲悉,為進一步提高信息員的業務水平,該市依托農業硅谷“鄉村振興學院”,上半年共開展信息員培訓6期580人次。此外,益農信息社在服務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同時,也在探索創新農情、村情、民情采集手段,把益農信息社作為農業農村大數據的重要來源,為農戶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為信息員提供*營銷推廣,為政府提供智慧管理。
截至目前,該市共建設益農信息服務社794家,在全省率先實現信息進村入戶全覆蓋,今年以來,累計為農民提供信息4.76萬余條、便民服務3.5萬人次,便民服務金額103萬元。
數字鄉村發展駛入快車道
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核心要素,農業農村信息化正日益成為推動農業節本增效和農民增收的必然選擇。
為加快數字農業發展,提升農業信息化水平,該市以“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為導向,大力發展農業農村數字經濟,加快農業農村數字化轉型升級——
提升農業園區數字化水平,推動產業提質增效。在蔬菜標準園區,廣泛應用溫室大棚智能感知與自動控制系統,保證大棚環境*適宜作物生長,推動農畜產品生產專業化、集約化、標準化。在此基礎上,加快“鶴壁優品”電商品牌建設,對鶴壁市園區的148個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進行篩選,分批分次通過“京東·鶴壁優品”特產館上線。
開展農業政務數字化工作,推動決策管理科學*。加速河南省農業大數據中心即“互聯網+現代農業”平臺落戶鶴壁農業硅谷,為農業生產和鄉村管理提供數據采集、統計分析、技術指導等應用服務。同時,在全市建立了市有中心、縣有平臺、鄉有工作站的“藍天衛士”遠程監控系統,全方位、全天候、全角度視頻監測秸稈火情,提高了監控水平,2018年鶴壁市實現了秸稈禁燒零火點目標。
培育數字經濟新業態,推動信息技術創新應用。鶴壁市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積極引導大型傳感器制造商、物聯網服務運營商等入駐,建設成立了鶴壁市“5G”產業園、京東(云)數字經濟產業園、中國“鶴壁”農業硅谷產業園等數字化產業園和基地,推動了農業農村數字產業的創新應用,為數字鄉村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裝備支撐。
據了解,河南省社科院日前發布《河南省農業農村發展報告(2019)》,鶴壁市在全省18個省轄市農業農村現代化程度綜合測評中排名居首。此外,鶴壁市浚縣、淇縣從全國100個縣(市、區)脫穎而出,榮膺“2018年度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先進縣”稱號。
“建設現代農業強市,實現鄉村振興,推動鶴壁市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必須站在‘互聯網+’的風口,把信息化作為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制高點,加快推進鶴壁市數字鄉村建設。”張波表示,將加快構建信息化、智能化農村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積極探索以網格化管理為抓手、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基層服務管理新模式,為鶴壁市實現鄉村振興插上信息化翅膀。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